1、逐渐失势的国君利用各种力量与强势的世卿抗衡,嬖臣是国君为了维护君权所依赖的重要力量之一。
2、我曾经是个国君,人们敬畏我的名字,我的大军横扫天下,所到之处敌人尽灭。
3、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
4、假发套,身穿氅衣,项系围巾,很像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君主。
5、骑士团鼎盛时,实际可以看作是欧洲的“幕府时代”,其也就成为教皇和各国君主妥协后的“替罪羊”。
6、从墓葬形制,器物组合,青铜器的精致,大量的精美玉器,尤其是多达574件的绿松石、玛瑙串珠等推测,墓主应是逄国某一国君夫人。
7、早在奴隶制时期的周朝,天子和国君们尚能允许民间以诗讽谏,并派出官员观采民风以化民俗,调查施政以证得失利弊。
8、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驱逐国君的重大政治事件。
9、至次年之春,诸国赴会者,接踵不绝,惟鲁、卫托故不至,宋遣大夫向戍代行,其他蔡、陈、徐、滕、顿、胡、沈、小邾等国君,俱亲身赴会。
10、他终于成为了让四海宾服的大帝国君主——昭烈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