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他强调人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否则便是“非人也”。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4、裴寂辞让,李世民说:“你有佐辅之勋,无忌也效力于我,能够和我同车而乘,除了你们二人还有谁呢?”。
5、出于同样的原因,宾要再次下堂,彼此之间辞让的仪节与刚才一样。
6、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
7、昔吴汉、耿掩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
8、“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9、所谓慈不掌兵,义不理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既然想做一个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人,就不要接触这些不慈、不义、不善、无情之事。
10、学逻辑和修辞让一个人变得能言善道,辩才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