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ē dì
注音
ㄍㄜ ㄉㄧˋ
词性
动词

割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割地gē dì

  1. 割让土地古时也指割取别国的领土。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cede territory;

引证解释

  1. 分封田邑。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
    孔颖达 疏:“王者割出田邑以与诸侯。”
    《后汉书·隗嚣传》:“儻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

  2. 割取土地;割让土地。

    《战国策·东周策》:“君若欲因 最 之事则合 齐 者,君也;割地者, 最 也。”
    汉•贾谊 《过秦论》:“於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 秦。”

  3. 犹割据。

    《汉书·张耳陈馀传》:“夫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之业,此一时也。”

  4. 特指割据一方的藩镇。

    唐•元稹 《赠王承宗侍中》:“逮居剧镇益辨长材。每怀恋闕之诚,遂行割地之効。屡陈密款,方俟来朝。”

  5. 划分土地。

    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楸、梓:亦宜割地一方种之。梓、楸各别无令和杂。”

  6. 指收割庄稼。

    崔璇 《一条裤子》:“年年在割地以前,我就把它补得厚厚的。”

国语辞典

割地gē dì

  1. 分封田邑。

    《礼记·月令》:「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
    《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傥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

  2. 将领土割让给他国。

    《战国策·秦策一》:「燕赵恶齐秦之合必割地以交于王矣。」
    《三国演义·第五九回》:「不如割地请和两家且各罢兵。」

  3. 割据。

    《汉书·卷三二·张耳陈余传》:「夫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 成割地之业,此一时也。」

网络解释

割地

割地,指割让土地,古时也指割取别国的领土。语出《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

割地的字义分解

  • 割 [ gē ] 1. 切断,截下,划分出来。 割让。割地。割弃。割舍。割除。割断。割裂。割据。交割。割鸡焉用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费大力气)。 2. 灾害。 天降割于我家。

  • 地 [ dì ]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 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 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 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 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 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 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 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 质地。 地 [ de ]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 慢慢地走。

割地造句

1、清政府腐败无能,处处割地赔款,使金瓯无缺的国土千孔百疮。

2、人民政协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3、割地以封功臣,古今通义,意欲公之后嗣,翼朕子孙,长为籓翰,传之永久。

4、接着,我和玉皇大帝联系,给了他妖界九龙口割地,达成乌天一号合作协议。

5、灵活方便的布线功能;模块化线槽拼装方便,地插座与边盖板任意互换,不可切割地板;每块盖板上没有出线口,可随意出线。

6、于是他弃父兄不顾,毅然消灭抗金主心骨,主动奉还已经收复的故土,向金国割地称臣,达成耻辱的和议。

7、清政府腐败无能,处处割地赔款,使金瓯无缺的国土千孔百疮。

8、景已割地称臣,乃遣谟入朝谢罪,言不。

9、后唐,政治昏暗,昏君好蹴鞠,欲大兴之,小人借此平步青云,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割地赔款,良将千里清君侧,终得江山保,却忠烈赴死留清名。

10、如今“康乾盛世”的谎言早已被揭破,稍涉清史的人都知道当时其实是“欠糠盛世”;而且即使傻子也明白,大捷之后只会抢来领土,而决不可能去割地乞和地。

割地的相关词语

【割地】的常见问题

  1. 割地的拼音是什么?割地怎么读?

    答:割地的拼音是:gē dì
    点击 图标播放割地的发音。

  2. 割地是什么意思?

    答:割地的意思是:①.分封田邑。②.将领土割让给他国。③.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