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联以苍楠郁梓喻人才,描写长郡汇聚风华正茂的赶考学子,场面蔚为壮观;下联勉励考生坚定信心,沉勇面对祖国的选拔。
2、晚清末年,江南才子林牧岳进京赶考,适逢公车上书,无意中结识康有为等人,加入强学会,成为一名维新派人士。
3、别人带着书童都是进京赶考,你带书童却是在军中奔突,甚是有趣,那你叫你的人也编入我的亲兵队来,你的人还是由你指挥,你看可好?
4、相传500年前的明朝年间,于谦从杭州乘船上京赶考,路遇风雨,船身颠簸得厉害,他只得停船靠岸,没想到雨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5、若干年前,一位秀才进京赶考,行经武夷山时,突患肚疾,痛不可忍。
6、一千年前,他是进京赶考的一介士子,和她情投意和、相见恨晚,只因“孝”。
7、中国千万学子负笈赶考媒体似陷入"集体性怀旧"。
8、从古代中国就有赶考,就有苦学的典范,都是很平和很用功的学习,没有满腔仇恨或是热血贲张的情绪。
9、这画面,不正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所包蕴内涵的精妙图解吗?不正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道考题的最佳答案吗?“赶考”永无止境。
10、反正长安人的女儿不愁嫁,新昌里的客栈中,每年都有大把大把外地来的赶考书生,可以像莲菜一样任凭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