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不自量力,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
2、第三章论述唐代殿试的形式、内容和特点。
3、殿试是唐代科举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4、钟馗原本是举人,因貌丑,三次殿试都没有赢得“印象分”,最终一头撞死、含恨而终。
5、封建时代科举制度以连中乡试、会试、殿试榜首的解元、会元、状元为三元及第,酒家之取名大三元,即寓意为“酒家榜首,食肆班头”。
6、殿试考试却是于保和殿举行的,此处的保和‘一词,意即要保持事物间的协调关系。
7、谢远涵17岁入县学,19岁中举人,20岁时进京赴考光绪甲午恩科,殿试中三甲第五十五名,赐同进士出身,次年被钦点为翰林,彼时才21岁。
8、望着阮少舟回到自己的席位,天子沉吟一下,低声对身旁大太监说了几句,继而便宣布殿试开始,太子李炜虽不甘心,但也没有办法,只能回席。
9、此外,宁波教育博物馆还保存有宁波最后一位状元章鋆的闱墨卷,也就是科举殿试考卷,距今已有163年。
10、陆赐书殿试卷子上有朱笔标记“第二甲第二十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