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后讨论了维汉语共有的一种和英汉语共有的一一种借代模式。
2、说话者以借代传递信息,进行交际,正吻合了语言学家所说的“省力原则”,其正面作用已被众多认知语言学家所关注。
3、第一节用隐喻和转喻理论对譬喻和借代修辞格分别作具体分析,理解它们的生成机制。
4、从造词与构词角度对明代小说借代词语进行初步探讨,分析这一时期借代词语的类型与特点。
5、借代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词汇类别。
6、通过两个条件:相关关系与代替来辨析借代与借喻。
7、借代是英、汉语中的第二大修辞格。
8、所以王科长不由得借代了马家爵的名字称呼汪智明,其深意是埋着一句潜台词:“你就是又一个马家爵”。
9、(苏轼《留侯论》)“草野”是借代,那么如何翻译,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准确性,又显示文意的生动性。
10、修辞向词汇渗透也使得大批新词产生,主要的修辞手段是比喻、借代、拟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