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用隐喻和转喻理论对譬喻和借代修辞格分别作具体分析,理解它们的生成机制。
2、借代是英、汉语中的第二大修辞格。
3、并且将比喻,借代,拟人化和双关语等修辞手法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4、运用借代辞格创造形象化的借代词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是汉语本体研究的关注点,但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5、他们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语用推理本质上都是借代,因此间接言语行为可以用借代模型来描述。
6、所以王科长不由得借代了马家爵的名字称呼汪智明,其深意是埋着一句潜台词:“你就是又一个马家爵”。
7、(苏轼《留侯论》)“草野”是借代,那么如何翻译,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准确性,又显示文意的生动性。
8、理解、掌握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默写常见的名句名言。
9、修辞的辞格相当多,能够在词的义项增多过程中起作用的一般是比喻、比拟、借代、移觉、委婉、断取、别解等。
10、第四部分是柯尔克孜谚语的修辞特征,其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对比、反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