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lún

拼音
jīng lún
注音
ㄐㄧㄥ ㄌㄨㄣˊ
繁体
經綸

经纶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经纶jīng lún

  1. 整理过的蚕丝。

    combed and arranged silk threads;

  2.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大展经纶。满腹经纶

    statecraft; statesmanship;

  3. 借指抱负与才干。

    ambition and ability;

引证解释

  1. 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孔颖达 疏:“经谓经纬纶谓纲纶,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於物。”
    《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唐•刘知几 《史通·暗惑》:“魏武 经纶霸业南面受朝。”
    清•方苞 《读<周官>》:“世变虽殊其经纶天下之大体,卒不可易也。”

  2. 指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宋•秦观 《滕达道挽词》:“经纶未了埋黄土精爽还应属斗牛。”
    明•沉鲸 《双珠记·军门优恤》:“白面书生今就武这经纶可惜埋尘坱。”
    茅盾 《创造》二:“他把满肚子救国强种的经纶都传授了儿子。”

国语辞典

经纶jīng lún

  1. 整理蚕丝。引申为规划、治理。

    《礼记·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论曰》:「自后经纶失方,畔服不一。」

网络解释

经纶

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纶。(多为今意)

释义:.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多为古意)

经纶的字义分解

  • 经 [ jīng ]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经纱。经线。经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 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 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 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 4. 治理,管理。 经理。经营。经商。经济。经纪。经天纬地。 5. 通过。 经过。经历。经验。经手。经办。经年累月。经久不息。 6. 禁受。 经受。经风雨,见世面。 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 经常。经费。荒诞不经。 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 经脉。经络。 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 已经。曾经。 10. 缢死,上吊。 自经。 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 月经。经血。 12. 古同“京”,数目。 13. 姓。

  • 纶 [ lún ] 1. 钓鱼用的线。 垂纶。 2. 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丝带。 3. 现用作某些合成纤维的名称。 锦纶。涤纶。 纶 [ guān ] 1. 〔~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2. (綸)

经纶造句

1、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不喋喋不休。

2、经纶文章,今之王佐;出入将相,古之人杰。

3、尽管卡副久经沙场、满腹经纶,他还是希望能从新老大身上学到足够多的东西。

4、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满腹经纶,不如一善在心。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长篇累牍,不如一字千金。

5、毛爷爷时时、处处胸怀祖国和人民,严格要求自己,惜时如金,读经书、读史书、读兵书,满腹经纶,博古通今,雄才大略;他高瞻远瞩,气度非凡,胸怀是如此的宽广,容得下三山五岳呀!

6、因此,神的经纶首先是祂的家庭经营的事.

7、何不借满腹经纶之长、胜友如云之势,开办一所“解惑馆”。

8、他是性格腼腆,一脸憨笑的山里娃,他是穷山恶水出来的刁民,他是满腔热血的凤凰男,他是性格倔强的淳朴少年,他是满腹经纶多才多艺的文痞青年。

9、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从临深履薄中操出。

10、还有蠢蠢欲动的天轨经纶,也要尽快炼化,他可不想在身体之中埋着这么一颗定时炸弹,被它束手束脚。

经纶的相关词语

【经纶】的常见问题

  1. 经纶的拼音是什么?经纶怎么读?

    答:经纶的拼音是:jīng lún
    点击 图标播放经纶的发音。

  2. 经纶是什么意思?

    答:经纶的意思是:整理蚕丝。引申为规划、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