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

拼音
wò lóng
注音
ㄨㄛˋ ㄌㄨㄥˊ
繁体
臥龍

卧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卧龙wò lóng

  1. 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outstanding person who lives in solitude;

引证解释

  1. 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材。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徐庶 ﹞谓 先主 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晋书·嵇康传》:“﹝ 钟会 ﹞言於 文帝 曰:‘ 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 嵇康 为虑耳。’”唐•温庭筠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之一:“粉署见飞鵩玉山猜卧龙。”
    清•陈之遴 《北固山》诗:“饮马几回虚割据卧龙从古混渔樵。”

  2. 《汉书·王章传》:“章 为诸生学 长安独与妻居。

    章 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颜师古 注:“牛衣编乱麻为之,即今俗呼为龙具者。”
    后因亦以“卧龙”指贫困的人。 唐•戎昱 《上湖南崔中丞》诗:“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3. 形容山势绵延起伏。

    唐•钱起 《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
    明•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左招舞凤来百里右顾卧龙横半州。”

  4. 形容树木或树根盘曲之状。

    北周 庾信 《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宋•梅尧臣 《寄许越州》诗:“卧龙生茗舌鼓角催新阳。”

国语辞典

卧龙wò lóng

  1. 睡卧的龙。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2. 比喻隐居而未显达的旷世奇才。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晋书·卷四九·嵇康传》:「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网络解释

卧龙 (词语)

卧龙,源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称赞未出茅庐的诸葛亮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语:诸葛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这是“人以地名”。

卧龙,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

卧龙的字义分解

  • 卧 [ wò ] 1. 睡倒,躺或趴。 卧倒。卧铺。卧室。卧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卧卧传中”)。卧槽。卧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卧虎(喻潜藏着人才)。 2.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 卧个鸡子儿。

  • 龙 [ lóng ]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 恐龙。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 龙颜。龙体。龙袍。 4. 姓。

卧龙造句

1、冬天,几乎所有的树木都已经变得只有盘虬卧龙的枝干,一点绿色都没有的。不过一位威严的强者,对这只是轻蔑的一笑,那就是松树。任凭那冬风怎样吹,他仍然伫立在那,丝毫不动摇。

2、长城是盘旋在祖国沃土上的卧龙,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亦守卫着爱国者心中的那块净土。

3、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彧,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苏轼

4、16日,技术工人正在郧阳区柳陂镇卧龙岗移民社区农田里安装光伏支架。

5、笔者曾于1954年参加蒿坝中心小学高年级秋游活动,在王康成校长的带领下登上了卧龙山,有幸瞻观了普净莲社的庄严、清净。

6、走了许久,远远的便听到流水之声,穿过一片林子,就看见了一条五丈来宽的河,河水并不是笔直,弯曲而行,绕着一座百多丈高绵延如卧龙的山峦,形成半围之势。

7、那个不可一世的霸王,也有方寸大乱之时,踉跄坐倒在舒背卧龙扶手椅上,只是容颜略增添出些许诡异险诈的愤恨,但应不失他飞扬跋扈、气焰嚣张本色。

8、三十顶帐篷正运往卧龙大熊猫保护区。

9、卧龙城第一法师恐怕你实至名归吧。

10、一百零五、卧龙湖湿地是东亚辽河平原候鸟迁徙的主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卧龙的相关词语

【卧龙】的常见问题

  1. 卧龙的拼音是什么?卧龙怎么读?

    答:卧龙的拼音是:wò lóng
    点击 图标播放卧龙的发音。

  2. 卧龙是什么意思?

    答:卧龙的意思是:①.睡卧的龙。②.比喻隐居而未显达的旷世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