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

使

拼音
fù shǐ
注音
ㄈㄨˋ ㄕˇ

副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副使fù shǐ

  1. 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

  2. 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

引证解释

  1. 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副使 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 驰四乘之传因 巴 蜀 吏币物以赂 西夷。”
    《清史稿·职官志六》:“光绪 元年定出使制,命侍郎 郭嵩燾 使 英,翰林院侍讲 何如璋 使 日本京卿 陈兰彬 使 美 日 祕 国,俱置副使。”

  2. 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

    《旧唐书·职官志三》:“节度使一人副使一人。”
    《宋史·职官志十》:“巡幸,有行宫都部署行宫有三司使、副使、判官、行宫使、都监。”
    《明史·职官志四》:“﹝按察司﹞副使、僉事分道巡察。”

网络解释

副使

副使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

副使的字义分解

  • 副 [ fù ] 1. 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 副职。副手。副官。副使。 2. 附带的,次要的。 副业。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产品。副作用。 3. 相配,相称(chèn )。 名实相副。其实难副。 4. 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副 [ pì ] 1. 剖开,裂开。 “不坼不副”。

  • 使

    使 [ shǐ ] 1. 用。 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2. 派,差谴。 使唤。使命。使女。 3. 让,令,叫。 迫使。 4. 假若。 假使。即使。 5. 奉命办事的人。 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副使造句

1、贞元十六年登第,历官至镇州宣慰副使、尚书郎、饶州刺史。

2、徽宗即位后,康无双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3、时贼渠王仙芝、尚君长在安州,宋威自青州与副使曹全晸进军攻讨,所在破贼。

4、知祥谋于副使赵季良,季良请以东川兵先取遂、阆,然后并兵守剑门,则大军虽来,吾无内顾之忧矣。

5、若要借,我房主邹副使家广放私债。

6、明年正月,督副使杨璋等破贼长富村,逼之象湖山,指挥覃桓、县丞纪镛战死。

7、此官由按察使或按察佥事充任,是分巡道的一种,又称兵备副使,兵宪。

8、章惇遭到罢斥,任越州知州,在赴任途中即被贬为武昌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

9、九月二十一日,太宗敕命鸿胪卿韦挺为丧事监护正使、鸿胪少卿崔仁师为丧事监护副使,将长乐公主陪葬昭陵。

10、卢副使,您这是怎么了,看你脸色发白,冷汗涔涔,莫不是发了热病?

副使的相关词语

【副使】的常见问题

  1. 副使的拼音是什么?副使怎么读?

    答:副使的拼音是:fù shǐ
    点击 图标播放副使的发音。

  2. 副使是什么意思?

    答:副使的意思是:①.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②.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