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拼音
nán dù
注音
ㄋㄢˊ ㄉㄨˋ

南渡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南渡nán dù

  1. 亦作“南度”。

  2. 渡水而南。

  3. 犹南迁。晋元帝、宋高宗皆渡长江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引证解释

  1. 亦作“南度”。

  2. 渡水而南。

    《楚辞·九章·哀郢》:“当 陵阳 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王逸 注:“渡,一作度。”
    《史记·晋世家》:“五年春 晋文公 欲伐 曹,假道於 卫,卫 人弗许。还自 河 南度,侵 曹,伐 卫。”
    唐•柳宗元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诗:“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3. 犹南迁。 晋元帝、宋高宗 皆渡 长江 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唐•李白 《金陵》诗之一:“晋•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宋史·孝宗纪赞》:“高宗 以公天下之心择 太祖 之后而主之乃得 孝宗 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可谓难矣哉。”
    元•赵孟頫 《岳鄂王墓》诗:“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郁达夫 《题闽县陈贻衍西湖记游画集》诗之一:“南渡江山气不雄 钱塘 苏小 可怜虫。”

国语辞典

南渡nán dù

  1. 渡水而南。

    《史记·卷三〇·晋世家》:「还,自河南渡,侵曹,伐卫。」
    《楚辞·屈原·九章·哀郢》:「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2. 晋五胡乱华,晋室渡江,自洛阳迁都建业称为「南渡」。

    《晋书·卷五九·汝南王亮传》:「永嘉末以寇贼充斥遂南渡江。」
    唐·李白〈金陵〉诗:「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3. 宋徽、钦二宗,为金人所执宋室自汴梁,迁都临安称为「南渡」。

    《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赞曰》:「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后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后来高宗南渡称帝,改号建炎。」

网络解释

南渡 (广西岑溪市南渡镇)

南渡又称“古义州”有1000多年的历史,南宋建制是州府所在地。南渡古街建筑群历尽岁月沧桑而不失其风采是目前广西都少有的保护完好的古建筑群曾是《绝密1950》的外景拍摄地。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邓公庙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09年)的关帝庙,是岑溪文物保护单位。

南渡 (汉语词语)

南渡,汉语词汇。

拼音:nán dù

释义: 1、渡水而南。2、犹南迁。晋元帝、宋高宗皆渡长江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南渡的字义分解

  • 南 [ nán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 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南 [ nā ] 1. 〔~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 渡 [ dù ] 1. 横过水面。 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 2. 由此到彼。 渡过难关。 3. 转手,移交。 引渡。 4. 过河的地方。 渡口。渡头。

南渡造句

1、东晋南朝时期,南渡的士人发现了江南山水的优美,从此江南山水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表现对象。

2、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娇兵南渡,沸浪骇奔鲸。叶梦得

3、南渡江是海南岛最长的淡水河.

4、他带上几位岛民做向导,从海口出发,过南渡江,首先来到了文昌县。

5、南渡将相心膂爪牙之臣,亦非若曩时冯异仗剑而崛起者。

6、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去位于滨江要塞旅游区的鹅鼻嘴公园看看“渡江战役第一船”,想象一下***在《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描绘的场景。

7、,后为永嘉南渡的第一代东晋名士,因放达不羁而为兖州“四伯”。

8、红棉西路、市一中高中部东侧规划路、东新大道、大英六路、大英七路、南渡江路(兴丹路)东段、红城湖路延长线等11条断头路,和新建海大北门人行天桥。

9、南渡之后,郑景望私淑之,遂以重光。

10、1月21日晚11点多钟,一辆大卡车从澄迈永发镇永发村南渡江边,偷运了一车河砂准备运往琼中。

南渡的相关词语

【南渡】的常见问题

  1. 南渡的拼音是什么?南渡怎么读?

    答:南渡的拼音是:nán dù
    点击 图标播放南渡的发音。

  2. 南渡是什么意思?

    答:南渡的意思是:①.渡水而南。②.晋五胡乱华,晋室渡江,自洛阳迁都建业,称为「南渡」。③.宋徽、钦二宗,为金人所执,宋室自汴梁,迁都临安,称为「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