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缘摄受智成熟的时候,禅者能清楚地看到他所观照的任何所缘的初、中、后阶段。
2、秉着触动内心共鸣的使命,愿我们持续的摄受,振奋,启发并感动心灵。
3、当然不是,任何众生都在诸佛菩萨的大悲摄受之内,但是能得到多少加持,则需视因缘而定。
4、常得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5、获得了学位以后,他马上进入城市摄受眷属,但几天之后便还俗,被红尘给吞没了。
6、上之六德,仅是为师者成就自利之相,其余则为摄受他之功德。
7、非一佛摄受、同道、神力及自感外,余则不显。
8、众人摄受其中,剧谈高咏,诵吟轮番。
9、师本文从函?禅师的悟道分缘及其阐教并重的宗趣观入手,申明他之所以能在明末清初之际摄受数千僧俗,乃是因其存在深彻的悟境和完竣的见识,非人们所谓"以忠孝节义垂示及门"所能规模。
10、震撼感动之余是庆幸,庆幸在末法时代,还有如此持戒精严、勇于荷担如来家业的清净僧团,使我等沉溺众生能有机会亲近、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