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工于山水松竹,被称为“文治总统”。
2、在国体问题悬而不决之际,又是“盟兄”徐世昌,再次充当了皇族与袁世凯之间的调停人。
3、这话绵里藏针,暗讽徐世昌不过是文人一个,听风就是雨的乱报军情。
4、1907年,孙禄堂随徐世昌去东北,为徐之幕宾,曾被保荐为知县、知州,但他淡于仕途,未临位。
5、袁公林竣工以后,时任大总统、袁世凯的好友徐世昌亲临安阳勘察,并授意在原京汉铁路洹上村处添置神道碑一座,以示景仰。
6、据徐世昌后来回忆,袁世凯当时也有自成局面的想法,昔日部下倪嗣冲等人极力向他劝进:天下大乱,民无所归,捷足者先得。
7、根据陆征祥5月1日发给总统徐世昌的密电,英国表示,如果日本不加入国联,英国也将拒绝加入。
8、邮传部尚书徐世昌是袁世凯的密友,并由袁大力举荐、庆王首肯上位。
9、5月4日晚,林长民即与汪大燮、王宠惠一起面见徐世昌,次日又具呈警察厅,要求保释被捕学生。
10、据说,前进正厅中,曾悬挂巨匾,匾上书“美意延年”四个大字,是1919年1月19日主人黎松安50岁时,民国总统徐世昌题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