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2、,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
3、, 烟雾袅绕,散去烦恼;门挂桃符,平安幸福;鬼斧神工,愿你成功。中元节,别鬼哭狼嚎,要眉开眼笑,祝鬼头鬼脑的你幸福逍遥。
4、, 明代时,桃符才改称“春联”并且正式在民间流行开来,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5、, 除夕日为一年终最末之一日,易门神、桃符、春帖,院地遍撒芝麻秸,备。
6、, 后蜀国主孟昶于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写两句吉语献岁。
7、, 在蜀亡的前一年除夕,蜀国后主孟昶命学士在桃符板上写了两句吉语献岁:“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8、, 最初的符是用桃木雕成的门神神茶和郁垒,称为桃符。
9、, 后来从除夕到元旦,把发明了纸卷的爆竹,家家户户燃放,意在驱邪魔,迎平安。故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或“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等诗句。民间吉祥图案则有画竹或儿童放爆竹,寓意竹报平安。
10、, 见都是手抄本,蝇头小楷,字迹工整,挺拔苍劲,跟自家药铺大门上的匾额、两边的桃符联句和老爹左贵写的方子上的笔迹相同,应该是老爹左贵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