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帝国官吏的顶戴花翎不见了,但是社会仍然保持中世纪的腐朽形态.
2、过去一般只由男演员顶戴帽圈,表演甩帽圈、打腰鼓。
3、(没有女家闭门的时间长),送亲官客著补眼顶戴前去叩门,合意开门后,宝轿已然撤去轿杆,摘去轿顶,由轿夫提入门内,经过炭盆“熏煞”。
4、果然火到猪头烂,他那个从六品候补道员顶戴、补服下发的同时,任命他为浙省粮台坐办的诏令也紧跟着到了。
5、其中五品官服为——水晶及白色明玻璃顶戴,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白鹇。
6、他穿着长袍马褂,头上是二品花翎顶戴,像前清遗老一样迈方步,见人时拱手作揖。
7、李诰和王林连顶戴差服都没有换,就在后面压阵,五个囚犯就干脆用木枷铁链当武器,一群人明火持杖的冲进了他们瞄好的一家富户。
8、教授亦然,除了招几个“顶戴花翎”的“门生”可以光耀门庭,满足一下“某某是我学生”之虚荣,恐怕利益才是内在驱动力。
9、境内出了造反大案,两个人一则以惧一则以喜,惧的是责任,不说自己本身案由,单是龚三瞎子在自己任内扯旗放炮,至少也要“摘去顶戴,留任立功以观后效”。
10、立功的道儿上人就多,一登龙门身价千金,并非是他浑身那百十斤臭肉果真成了龙肉,实在是朕赏他的那身顶戴值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