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ù jí
注音
ㄅㄨˋ ㄐㄧˊ

不即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即bù jí

  1. 不就。

引证解释

  1. 不就。

    《左传·昭公元年》:“民叛不即其事。”
    杨伯峻 注:“即,就也。”
    汉•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传》:“今子与神鬭於水亡马失御又受眇目之病,形残名勇,勇士所耻不即丧命於敌而恋其生,犹傲色於我哉!”《隋书·礼仪志一》:“望是不即之名岂容局於星海,拘於岳瀆?”

网络解释

不即

不即,汉语拼音bù jí,不就。出自《左传·昭公元年》。

不即的字义分解

  •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 即 [ jí ] 1. 就是。 知识即力量。 2. 当时或当地。 即日。即刻。即席。即景。在即。即兴(xìng )。 3. 就,便。 黎明即起。 4. 假如,倘若。 即使。即便(biàn )。即或。即令。 5. 靠近。 不即不离。 6. 到,开始从事。 即位。

不即造句

1、她以不即不离的神气听着菲儿绕来绕去的闲语.

2、“不即不离,若即若离”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3、十一、他应当是民族主义的,就是说,不即不离的革命者,这不是从他具体的行动看,而是从他所接受的思想看。

4、中国咏物诗有三大传统特色:命意在于寄托;选材必须典型;表现手法不即不离。

5、至于因各种原因未能即死者,如魏学濂,后虽自缢,也不能为时论所谅,即使是极力为魏氏辩诬的黄宗羲,在猜测了一堆魏不即死的理由后,也要大表遗憾向时论看齐。

6、他们俩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不即不离的关系。

7、宋美龄此时在美国积极争取美国的援助,蒋明白表示其不即刻赴台应是其当时的考虑,即使在其下野后,也还没有打算将政府迁台。

8、若外侮之来不能预料,现虽群联辑睦,而鲸吞蚕食之心何国蔑有?其所以不即发难者,欲将中国利权尽夺,然后任其施为也。

9、背后的诸军逐渐靠拢,可是枪花如雪,竟然还不即不离,紧随身后!“拦住他!”。

10、意不紧来又不松,不即不离不离中。

不即的相关词语

【不即】的常见问题

  1. 不即的拼音是什么?不即怎么读?

    答:不即的拼音是:bù jí
    点击 图标播放不即的发音。

  2. 不即是什么意思?

    答:不即的意思是: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