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沪剧“西装旗袍戏”就是在这个阶段获得迅速发展,并占据了沪剧舞台的主流。
2、沪剧出身于山歌小调,是一种从歌曲发轫、演变而来的戏曲剧种,从“东乡调”、“西乡调”到“本滩”、“申曲”,这些名称都与音乐、歌唱密切相关。
3、身着一袭旗袍的茅善玉唱完沪剧《罗汉钱紫竹调》时,金色大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4、下面是沪剧,美雪你听得懂沪剧吗?
5、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孙正阳、唐元才、傅希如、倪茂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方亚芬、上海文联党组*记宋妍等人冒雨前来送上祝福。
6、除了这些“原味山歌”外,在吴地民歌谣基础上衍生出的五彩缤纷吴语戏曲如昆曲、苏剧、评弹、锡剧、沪剧等也在演员的精彩表演下一一亮相。
7、这年秋冬,由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筱爱琴等主演,名扬中南海的沪剧新作《罗汉钱》(1952),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演出,载誉而归。
8、1954年,百乐门将舞厅主建筑改为红都大戏院,演出越剧、沪剧等,其附属建筑被改建为商场。
9、那帮沪剧票友也作鸟兽散,邻里间再也听不到悠扬软糯的申曲。
10、在粤剧、潮剧、汉剧、闽剧、越剧和沪剧等地方戏曲音乐中,也都用扬琴作为伴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