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时公民内心对法律的认同是其接受法律、践履法律的内因,而将法律认同与法制环境的有机结合,才能使社会主体的守法由可能变为现实。
2、陶渊明的“立名垂世”思想,是指他在“志道”的践履过程中所形成的指向“不朽”追求的价值意图,即通过“三不朽”的操作体系以实现垂名后世的价值理想。
3、其践履,尽管这已成为一个流行的笑话,总是在于造就良善公民与好人。
4、中华民族有着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践履的优良传统,也一向重视道德评判,而忠毫无疑问是我们先人最常用的重要尺度和标准之一。
5、恩及草木、牛羊六畜,仁不忍践履生草,则又况于民萌而有不化者乎。
6、另一方面,大学生的道德成熟入程又是他们自动习得道德知识、践履道德行为、形成道德习性的入程。
7、要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要着力培养“践履躬行”的人格。
8、行政忠诚作为一种能凝聚人心的道德情感,为伦理精神在行政实践中的落实提供了践履之条件。
9、他的公平正义观表现为公平正义的交往观、自然观、财富观、人才观、教育观,而且还在于他提出的践履公平正义的策略和方法。
10、集体主义的或与集体主义一致的道德要求仍然是私营企业应该践履的,集体主义道德的发扬离不开私营企业的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