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观察针刺与艾灸对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
2、目的:探索艾灸大椎穴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3、十二、目的:揭示艾灸预处理的预防性脑保护作用机制,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开辟新途径.
4、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效果。
5、目的观察艾灸至**矫治胎位不正的临床疗效。
6、次髎穴是膀胱经与肝经的交会穴,膀胱与肾相表里,艾灸次髎穴具有补肾疏肝、调经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疗女性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病症。
7、本期的妙手点穴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林国华教授向读者推荐复溜穴,经常按摩或艾灸能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
8、针对亚健康状态人群多取大椎、神阙、足三里腧穴,并根据证候配以中脘、脾俞、肾俞、命门、三阴交、太溪等实施艾灸调治。
9、冬季肠胃炎患者,可用艾灸上脘穴、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和内关穴。
10、太冲、太白,培补土行的本源之气;募穴:章门、中脘,按摩或艾灸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