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教义与已相背时,中国人会说,“人定胜天”。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林语堂
2、汤姆:虽然也有庙寺,但儒教并不真的是一种宗教。
3、这个岁末,伴着毛诞,儒教声突然热涌,表面看起来是因为耶教,但深究起来,实不关耶教,而关乎官方,在乎官方处事的埋汰、乏智,这恰恰是30年去毛化的结果。
4、故佛教人“见性”,儒教人“养性”,道教人“炼性”,耶教人“移性”,回教人“定性",就是要我们去习性、除禀性,方可圆满天性。
5、另外,圣龙以儒教为精神支柱,讲究的是忠义节烈,主张武将死战、文臣死节,百姓中也深受“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6、传承了中华传统建筑的精髓,保持着传统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大自然为皈依,推崇儒教,兼蓄道、释,含隐蓄秀,奥僻典雅。
7、洞经文化为“儒道释三教的复合性文化”,进一步说,洞经是融合儒释道三教的“儒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到明清时期形成的三教合一的民俗文化。
8、他依据华严宗圆融无碍之说,着力提倡儒释道三教一致,认为儒教明乎仁义礼智信,忠孝君父;佛教慈悲救苦,化诱群迷;道教则寂默恬淡,无贪无爱。
9、而同时在这年的7月,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还召集以前的给为门徒学生,成立了儒教,传播自己的思想,不久还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
10、道安以奥室、蘧庐(暂时栖止的旅舍)为喻,说明佛教、儒教的关系:它们都是“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