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 míng

拼音
ěr míng
注音
ㄦˇ ㄇㄧㄥˊ
词性
名词
繁体
耳鳴

耳鸣的意思

词语解释

耳鸣ěr míng

  1. 由于疾患而觉得耳朵里有外界并没有的嗡嗡声。

    tinnitus;

引证解释

  1. 谓耳中作嗡鸣之声。多由中耳、内耳或神经系统的疾病所引起。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
    《隋书·李士谦传》:“或谓 士谦 曰:‘子多阴德。’ 士谦 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唐•元稹 《痁卧闻幕中诸公徵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耳鸣疑暮角眼暗助昏霾。”
    清•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广州 番禺县 冯明府於某夜梦醒,遥闻署后街喧声鼎沸……询吏役则若不知也咸疑其梦后耳鸣。”

  2. 古时以耳鸣为占。 《汉书·艺文志》杂占家有《嚏耳鸣杂占》十六卷证以 汉•简,知此术在 汉•代颇为流行。参阅 饶宗颐 《选堂集林·居延简术数耳鸣目瞤解》

    《太平御览》卷四五九引 汉•蔡邕 《广连珠》:“臣闻目瞤耳鸣近乎小戒也;狐鸣犬嗥,家人小妖也。犹忌慎动作封镇书符,以防其祸。”

国语辞典

耳鸣ěr míng

  1. 病名。外界无声音来源患者自己感觉耳中有蝉鸣或其他声响称为「耳鸣」。多由贫血、疲劳或神经系统的疾病所引起。

耳鸣的字义分解

  • 耳 [ ěr ]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 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2. 像耳朵的东西。 木耳。银耳。 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 耳房。鼎耳。 4. 听说。 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 想当然耳。 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 鸣 [ míng ] 1. 鸟兽或昆虫叫。 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 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 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4. 闻名,著称。 “以文鸣江东”。

耳鸣造句

1、是不是耳鸣了,怎么耳边一直是“学雷轰”雷轰,轰,轰…振聋发聩啊!

2、这儿的声音太嘈杂,让我耳鸣目眩。

3、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症。

4、在一个小型试验中,23名耳鸣患者作为被试,其中16名并选择了他们喜爱的音乐。之后,其中的8名被试听到的是经过特殊编辑或者有所删减的音乐,对音乐进行处理的目的是消除符合他们耳鸣水平的频率。

5、戴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要太大,最好不要在地铁、公交等环境嘈杂的地方听.每次听30-40分钟,就要休息十几分钟,连续收听不要超过2小时.需要注意的是,如出现头晕、耳痛、耳堵等不适症状的,最好停止用耳机,并注意休息,如出现耳鸣以及严重的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

6、【吃蒜也要有度】有谚语说:蒜有百利,唯有一害,伤目。长期过量食用大蒜,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不清、视力明显下降、耳鸣、口干舌燥、头重脚轻、记忆力明显下降等。所以,凡事讲究一个“度”。科学家认为,每天吃一瓣生蒜是比较合适的,若是熟蒜吃个两三瓣也就够了。

7、有益气壮阳,填精补髓的作用,适用于虚弱无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耳聋耳鸣,性功能减退等肾阳不足的人群。

8、五人虽是塞住双耳,待啸声结束,除了李康和李落沙内力深沉,仍凝立不动外,其余三人早已是耳鸣目眩,心旌神摇,昏昏沉沉几欲摔倒。

9、症状为头晕而痛,多烦易怒,目赤耳鸣,不能入眠,治疗选取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耳鸣目赤加太阳、翳风。

10、另外,还有些只出现在一小部分案例中的,包括胸部疼痛、吐血、牙龈出血、血便、鼻出血、针刺部位出血、尿闭、皮疹、打嗝和耳鸣

耳鸣的相关词语

【耳鸣】的常见问题

  1. 耳鸣的拼音是什么?耳鸣怎么读?

    答:耳鸣的拼音是:ěr míng
    点击 图标播放耳鸣的发音。

  2. 耳鸣是什么意思?

    答:耳鸣的意思是:病名。外界无声音来源,患者自己感觉耳中有蝉鸣或其他声响,称为「耳鸣」。多由贫血、疲劳或神经系统的疾病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