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入表的其他名称有收益计算书、经营表、损益表。
2、就会计的发展历史而言,损益表可以说是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附表,如果没有损益表的话,我们就得把收入记为股东权益中“保留盈余”的增加,把成本或费用记为保留盈余的减少。
3、英文直译为“末行”,这是因为在公司的损益表上,最末一行就是显示总收入扣除所有费用之后的净盈利或净亏损数字。
4、当你为未来数年作规划时,我建议管理团队首先要为损益表作规划,然后是现金流量表,最后是资产负债表。
5、然后,他们检查每个交易员20个月的交易损益表记录。
6、当你将利息和税金从经营收入中减除,你将会得到损益表的最后数字,净利润。
7、损益表的非营业部分包括所有财务费用,如利息费用。
8、同样的,非属本会计年度的预付租金或预付保险费应以流动资产表现,不会出现于损益表中的费用项目。
9、假使费用化,仅是将记录在股东权益变动表上之数字改记到损益表,不同之纪录方式应不会影响公司价值。
10、第一,更多地依赖市场和利润奖励意味着在企业效率评估上,更加看重货币损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