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里的农民只能种植几种耐旱作物,因此,一旦发生粮食危机,他们就要被迫以非常高的价格购买粮食。
2、多伦县地处北方典型草原区与华北旱作农业区的过渡地带,属于生态脆弱区,其草地退化、沙化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
3、这是没有良好的生产耐旱作物,如果它没有味道的方式,他们正在寻找。
4、尚勋武介绍说,地膜覆盖是旱作农业的关键技术措施,因其显著的增温保肥、抗旱节水、节劳减支等作用而被广泛应用。
5、预计气候变化将改变水文体系和淡水资源来源的模式,这将对旱作和灌溉农业都有影响。
6、结合毕节地区实际,从旱地耕作模式和耕作技术等方面对旱作农业优质高效耕作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7、此外,冬季偏暖和春暖干旱还有利于北方长势偏弱麦区麦蚜虫以及旱作麦田麦蜘蛛的发生发展。
8、目前,由青海省乌兰、贵南两县林业站承担实施的“柴达木地区沙地深栽旱作造林技术推广”“高寒干旱风沙区沙地治理技术推广”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
9、谢长生家庭农场周边是矿山,按要求,农场地里不能灌水,只能种旱作物。
10、在前不久农业部评选的“2014年中国最美田园”中,宜君县哭泉乡因其旱作梯田的成功示范而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