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文如缕扬州学脉承余绪,哲人其萎荆楚士林仰风仪。
2、汪辜二老皆已羽化多年,哲人其萎,但典型安在否?汪、辜逝去的年份,是在两岸对峙已濒于绝境的时刻。
3、《哲人其萎遗范永存——沉痛悼念冯友兰先生》。
4、“遽归道山,哲人其萎”、“常怀国家统一”,今时,也恰恰成为汪老自身的写照。
5、据了解,杨沧白逝世后蒋介石亲临主祭,题送了“哲人其萎”的挽幛,书写了“抗战方殷,吾党又弱一个;言行不朽,先生独有千秋”的挽联。
6、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7、泰山其颓乎,梁柱其摧乎,哲人其萎乎。
8、泰山其崩乎,梁木其摧乎,哲人其萎乎。
9、然而这些希望不断破灭,满腔悲愤的孔子在“乘桴浮海”、“居九夷”的感叹中,怀着“吾道穷矣”、“哲人其萎”的愤懑,赍志以终。
10、但我们悼念季老的原因,主要不在于他学术研究上达到何种高度与深度,而是怀有一种“哲人其萎”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