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 zi

拼音
jiā zi
注音
ㄐㄧㄚ ㄗ˙
词性
名词
繁体
夾子

夹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夹子jiā zi

  1. 用来夹东西的器具。

    clip;

引证解释

  1. 箸;筷子。

    《皇朝事实类苑》卷六九引 宋•范镇 《东斋记事》:“一日 陈(陈和叔 )方食夹子忽就楪失之,已而乃见在 莱公祠 外土偶手中。”
    宋•张耒 《明道杂志》:“后游者多诣 丁(丁谓 )诉 玉清宫 饮食官视不谨多薄恶不可食。 丁 至中书言於 魏公公不答。 丁 三四言,终无所云。 丁 色变,问:‘相公何以不答?’公曰:‘此地不是与人理会馒头、夹子处。’”

  2. 指夹物的器具。

    如:头发夹子、皮夹子、文件夹子、讲义夹子

  3. 指蟹螯。

    《红楼梦》第三八回:“黛玉 弱不敢多喫,只喫了一点夹子肉,就下来了。”

  4. 有馅的煎饼。

    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冬月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鱠、煎夹子、猪臟之类。”

国语辞典

夹子jiā zi

  1. 夹东西的器具。如头发夹子、文件夹子

  2. 放置财物等的扁形小袋。如皮夹子

  3. 有馅的煎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州桥夜市》:「冬月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煎夹子、猪脏之类。」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荤素从食店》:「沿街巷陌盘卖点心:馒头、炊饼及糖蜜酥皮烧饼、夹子、薄脆。」

网络解释

夹子

夹子:一种日常生活物品

夹子:天津方言

夹子:筷子(箸)

夹子:蟹螯

夹子:有馅的煎饼

夹子:起点作者笔名

夹子 (天津方言)

天津方言指胳膊。

夹子的字义分解

  • 夹 [ jiā ] 1. 从两旁钳住。 使劲儿夹住。 2. 两旁有物限制住,在两者之间。 两山夹一水。夹峙。 3. 搀杂。 夹生饭。夹杂。 4. 夹东西的器具。 竹夹子。夹剪。卷(juǎn )夹。 夹 [ jiá ] 1. 两层的衣服。 夹衣。夹被。 夹 [ gā ] 1. 〔~肢窝〕腋下。

  •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夹子造句

1、我又发现,春蚕嘴巴的下方有两根胡须,嘴巴两边各有一个夹子,原来桑叶先被夹子夹碎,然后吞进肚子。

2、然后固定玻璃层板夹,把胶垫放到玻璃夹上,再把玻璃放在夹子中间,通过下部螺钉来锁紧玻璃。

3、他举手以示放弃并站在一旁,让那位穿着脏兮兮的工作裤的光脚老头,可以从那个小小的诱捕夹子的金属钳夹上取得其猎物。

4、酒瓶器、冰激凌勺、小夹子等等小东小西的。

5、这时金女士想起,前晚她忘记把防盗门的保险打开了,结果让小偷“捡了皮夹子”。

6、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钱包”进入我们的生活,传统的皮夹子显得有点跟不上现代“卡式生活”的步伐了。

7、是磐安下面一个村里抓来的,在当地,野猪经常成群结队,到地里找吃的,把红薯等庄稼糟蹋得一塌糊涂,村民损失惨重,就埋了铁夹子,果然抓到一头小野猪。

8、不知不觉,魏索挺胸凸肚的已经来到了东洲市最热闹的步行街,因为这几天经济困难,吃的不多,也弘宣不出有丝竹之音、麝兰之味的宝气,所以皮夹子依旧一个没捡到。

9、杨福扬起手中的竹夹子,威胁道:“别忙着吃,快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10、女小偷强忍心里的恼意,又不想再跟他缠夹不清,从皮夹子里又掏出200就着先前的一起递了过去,心里却将张唯混蛋,臭东西的骂了个透。

夹子的相关词语

【夹子】的常见问题

  1. 夹子的拼音是什么?夹子怎么读?

    答:夹子的拼音是:jiā zi
    点击 图标播放夹子的发音。

  2. 夹子是什么意思?

    答:夹子的意思是:①.夹东西的器具。如头发夹子、文件夹子。②.放置财物等的扁形小袋。如皮夹子。③.有馅的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