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是在这一独特的历史语境下,曾国藩通过对桐城派的改造和革新,使其再度走向“中兴”,并影响了清朝末期半个多世纪。
2、章太炎对桐城派的评价表现出了“真”与“俗”的两面性。
3、乾嘉年间的汉学派、史学派、桐城派、骈文派之争,其焦点所在,是确立文章正宗。
4、归有光和桐城派之间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关系.
5、相对于桐城派后学来说,戴名世的文学思想要开放得多.
6、由空谈变为求实,是清代学术思想的一大变迁,也是桐城派文论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
7、当时教育部长傅增湘也属桐城派,是蔡元培的后台,但他的下属、章门弟子鲁迅并不买账,讽他为“F部长”,还到处说他曾试图盗窃京师图书馆中的宋版书。
8、晚清在现代媒介基础上产生的报章体,存在的语言背景是八股文的废除与桐城派古文的统治地位。
9、姚鼐的学术转向及其后来与汉学派的复杂纠葛,对其建立桐城派产生了深刻影响。
10、戴氏长于文学,尤擅古文,故有些学者将他与方苞并列为桐城派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