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是,地区性的在无讯号突触施加麸胺酸,显示这些突触包函运作的amPa受体,而建议前突触的无讯号传导。
2、重症肌无力症因位于运动神经终板突触后之乙醯胆碱接受器减少所引起,眼睑下垂通常为早期明显的症状之一。
3、应用电生理学技术结合行为学方法,探查了大鼠在明暗分辨学习后额叶皮层的突触效能变化。
4、背景:神经元型一氧化氮与突触可塑性有关,为正常学习记忆的关键递质。
5、谷氨酸性突触是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兴奋性突触.
6、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作用机制的抗癫癎药物,其抗癎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突触囊泡蛋白SV2a来实现。
7、提示脑细胞代谢活跃,神经轴突轴浆转运障碍,突触传递受阻。
8、目的探讨哺乳动物延髓巨细胞网状核内突触的超微结构及其功能.
9、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许多膨大的突触小体,它们担负着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重任,而其信号传递的途径就是通过突触内的神经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等。
10、地西泮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海马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