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描写“树木”的词语
共 204 条词语
-
①.“竹使符”的省称。②.泛指地方长官印符。[查看详情]
-
偃:卧倒,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庶民被德教感化而顺从君主。也比喻有声望的人言行影响世态俗情。[查看详情]
-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桑毓域的网名,课堂在线的版主。桑榆本指太阳已落在西边的桑树和榆树间,日落西山,后借指落日余光处,也比喻人的晚年,《汉书·冯异传》记载:“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查看详情]
-
①.用竹建造的宫室。②.作祠坛的泛称。[查看详情]
-
荒烟: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蔓草:蔓生的野草。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查看详情]
-
盘曲的木根。喻难办之事。[查看详情]
-
弯曲缠绕。[查看详情]
-
乐府《近代曲·杨柳枝》的别称。[查看详情]
-
绕路而行。《水浒传.第二二回》:「大宽转掇出前面廊下来,俄延走著,却转到东廊前面。」《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伯牙收拾行装,仍打大宽转,从水路而行。」也作「打宽转」。[查看详情]
-
①.《世说新语·赏誉》②.~缘边绕,玉宇琼楼向上安[查看详情]
-
斑竹的别名。参见「斑竹」条。[查看详情]
-
亦作“松荫”。[查看详情]
-
建立功勋。[查看详情]
-
树袋熊科、树袋熊属动物,体形肥胖,毛又乱又厚,没有尾巴。[查看详情]
-
传说中异木名,能生人,故名[查看详情]
-
像松柏那样的坚贞秉性。[查看详情]
-
竹雕工艺之一。即翻簧。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产品以实用的茶叶罐、花瓶、台灯、照相架等为主,色泽光润,类似象牙。[查看详情]
-
见“杨柳曲”。[查看详情]
-
植有松树的墓地。[查看详情]
-
斑竹。[查看详情]
-
《诗经·大雅》的篇名。共十六章。根据诗序:「桑柔,芮伯刺厉王也。」首章二句为:「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桑柔,桑之柔者,谓嫩桑也。[查看详情]
-
①.亦作“烟翠”。青蒙蒙的云雾。②.指杨柳。[查看详情]
-
了:了结,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查看详情]
-
指东汉冯异。[查看详情]
-
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查看详情]
-
亦作“后凋”。[查看详情]
-
桑树的内层根皮。白色,可入药,具有治疗水肿、咳嗽、袪痰等的功效。[查看详情]
-
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同“断袖之癖”。[查看详情]
-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桑梓之情应该就是“思乡之情”。[查看详情]
-
唐李阳冰《〈草堂集〉序》:“﹝帝﹞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后以“金銮视草”形容词臣受帝王宠幸。[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