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3字词语
共 25216 条词语
-
病名。攀登高山时,因体内的平衡调节不能适应低气压,导致缺氧,而引起耳鸣、头痛、呕吐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称为「高山病」。[查看详情]
-
木匠所用的曲尺。纵长横短,形似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两边,上刻以分寸,用来度量相邻平面是否垂直或画直角。[查看详情]
-
蛊在湘西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只寄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查看详情]
-
①.称宋王瓘。②.称宋马和之。[查看详情]
-
分拨的费用。[查看详情]
-
表面上有绒条的棉织品。由于绒条像灯心,故称为「灯心绒」。[查看详情]
-
形容肥胖而有光泽的样子。[查看详情]
-
地名。为西藏 Tibet的清初音译。参见「西藏」条。也译作「图伯特」。[查看详情]
-
招摇撞骗的贼人,或行为放纵、散漫的人。[查看详情]
-
即古观象台上清朝铸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实测青铜仪器,玑衡抚辰仪的五分之一大小的模型。[查看详情]
-
乌鸦这种鸟。[查看详情]
-
见“千里莼羹”。[查看详情]
-
火攻计源于(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孙子兵法中的第十二计,是指以火助攻的目的,获取两军交战中的胜利。[查看详情]
-
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的总称。多因自身素质、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旧称神经官能症。[查看详情]
-
谓无所有。[查看详情]
-
木质部发达、质地比较坚硬的茎,如松、杉、槐的茎。[查看详情]
-
赠送粮食给寇盗。比喻助长敌寇。[查看详情]
-
报业家。名家修,江苏江宁人。早年从事教育工作。1908年任《时报》主笔。1912年10月接办《申报》。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团结抗日,并改革《申报》,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和申报妇女补习学校等。1934年11月3日,在沪青公路上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查看详情]
-
旧时称戏剧女演员,也叫“坤伶”[查看详情]
-
犹言乡巴佬。[查看详情]
-
唐代职官名。[查看详情]
-
指将图形分为对称的两部分的中轴线。[查看详情]
-
比喻呆坐一地,忘时废事。[查看详情]
-
①.一种吸旱烟的用具。参见「旱烟筒」条。②.专指装烟丝的小袋。通常挂在旱烟管的一端,以皮或布等制成。[查看详情]
-
红而艳丽的样子。[查看详情]
-
形容物体雪亮闪耀。[查看详情]
-
话匣子。[查看详情]
-
形容盛怒的样子。[查看详情]
-
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查看详情]
-
①.亦作“醉淘淘”。亦作“醉醄醄”。②.醉酒快乐貌。[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