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 jìng

拼音
kǒu jìng
注音
ㄎㄡˇ ㄐㄧㄥˋ
词性
名词
繁体
口徑

口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口径kǒu jìng

  1. 枪、炮管的内直径。线膛武器指两条相对阳线间的距离。

    caliber;

  2. 管子的内径(如皮下注射针头或炮管的)

    aperture; bore;

  3. 器物圆口的直径。

    天文台装有口径130毫米折射望远镜供人们观察星空。

    diameter of opening;

  4. 比喻对问题的看法或处理问题的原则。

    统一口径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line of action;

引证解释

  1. 器物圆口的直径。

    《礼记·投壶》:“壶颈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径二寸半。”
    清•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黄县 库中存一古器口径一尺四寸五分,腹深二寸七分强。”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现所存手枪九枝……以为时久故手枪子弹之大小多不合於口径。”
    洪深 《劫后桃花》二:“碧草绿树间暗藏着十余寸口径的重炮。”

  2. 比喻对问题的看法或处理问题的原则。

    袁静 《伏虎记》第三八回:“可是首长们好象是统一了口径都亲切地安慰她鼓励她。”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五五章:“他们找到区里几个负责人一谈正好他们区里也有这个打算双方对上口径,谈得投机。”

国语辞典

口径kǒu jìng

  1. 器物的圆口直径。

    《礼记·投壶》:「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

  2. 枪炮、望远镜等规格的表示。

    如:「枪炮口径」、「大口径望远镜」。

  3. 大陆地区指对事情见解统一的标准。

    如:「对外交事务的看法大陆地区常是从上到下口径一致。」

网络解释

口径 (词语)

口径是个汉语词语,拼音kǒu jìng,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枪、炮管的内直径;线膛武器指两条相对阳线间的距离。

口径通常以毫米计算20毫米以下的称枪,20毫米以上的称炮。出自《礼记·投壶》:“壶颈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径二寸半。”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黄县库中存一古器,口径一尺四寸五分,腹深二寸七分强。”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现所存手枪九枝……以为时久,故手枪子弹之大小,多不合於口径。”洪深·《劫后桃花》二:“碧草绿树间,暗藏着十余寸口径的重炮。”。

口径的字义分解

  •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口子。

  • 径 [ jìng ] 1.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 径道。山径。捷径。途径。大相径庭(相差太远)。 2. 直,直捷了当。 径直。径流。径情(任性)。径自。 3. 数学上指连接圆心和圆周的直线。 直径。

口径造句

1、充满警惕的押车卫士右手抓住抬起的大口径短枪,左手扶住枪管,眼睛盯住骑马人,简短地回答道,“先生。”。

2、组织协调有关银行监管问题对外表态口径

3、70年代前,消防水带管坯用平织机编织,管坯口径尺寸变形大,产量低。

4、不同个体碰到的问题大相径庭,由于程度的不同,很难对这些问题提供统一口径的标准答案。

5、就在刚刚修械所被一枚大口径榴弹击中,在剧烈的爆炸声中修械所被夷为平地,不远处堆放的马料干草也燃烧起来,冒出了滚滚的浓烟。

6、导出了用天线方向图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快速计算口径天线方向性系数和增益的简单表达式,分析讨论了这些公式的应用范围。

7、分析家表示,这些高射炮是20厘米口径的“火神”机炮,和战斗机或舰艇上使用的相似。

8、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管、水泥管等传统埋地管材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大口径塑料埋地管,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将会获得大发展。

9、望远镜的口镜越大,灵敏度就越高,而对于眼前这个口径65米的巨人来说,接收信号的本领自然出类拔萃。

10、蒲江境内穿井鼓盐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古代先民就开始利用自然盐泉,至西汉时已开凿出数量众多的大口径盐井。

口径的相关词语

【口径】的常见问题

  1. 口径的拼音是什么?口径怎么读?

    答:口径的拼音是:kǒu jìng
    点击 图标播放口径的发音。

  2. 口径是什么意思?

    答:口径的意思是:①.器物的圆口直径。②.枪炮、望远镜等规格的表示。③.大陆地区指对事情见解统一的标准。